企業電子化的專家 Ragic 教你如何利用各種軟體、
雲端服務讓公司快速升級!
加入 Ragic 企業電子化的行列!
雲端工作術
各類應用示範
案例故事
逃離惡夢
關於 Ragic
雲端資料庫
部落格
關於Ragic
雲端工作術
各類應用示範
案例故事
逃離惡夢
關於 Ragic
雲端工作提案
表格技巧
數位新鮮事
3C小學堂
免費範本
產業應用
理財
健康
職場 / 生活
製造業
服務業
農林漁牧
工程地產
政府 NGO
Ragic 職涯故事
逃離 Excel 災難
告別 ERP 惡夢
電子化迷思破解
我們的故事
Ragic教學
社群與客服
公告

如何根據發票日期和付款條件,自動帶出應收款項到期日(Excel/Ragic 公式教學)?

作者:Maurice Lee

應收款項到期日計算

相關名詞介紹

月結計算的三種邏輯

月結公式計算教學

一、簡單版:發票日期加月結天數

1. Excel 作法

2. Ragic 作法

二、進階版:固定結帳日與收款日

1. Excel 作法

2. Ragic 作法

三、變化版:變動結帳日和收款日

1. 依據客戶改變付款日

2. 自行設定結帳日、收款日

B2B 交易時,為了方便客戶並提供週轉時間,通常不會在交易當下收款,而是將這筆款項列為應收帳款,並根據雙方議定的付款條件(如月結 30 天),定一個未來的收款日期。

對負責管理收款事宜的公司人員來說,掌握好每筆帳款的應收日期,知道什麼時候得催帳,才能避免延遲收款,影響公司的資金周轉和現金流穩定性。

然而,處理過這類帳款的人都知道,應收日期的計算,很多時候不是「出貨日期是 3 月 16 號,月結 30 天就是 4 月 15 日收款」這樣直接加 N 天的直線邏輯,而可能要搭配特定的基準,如公司固定的「結帳日」、「付款日」,做出更複雜的推算。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教你如何用 Excel 公式來計算應收日期,並加碼告訴你如何在 Ragic 裡套公式,讓應收日期的計算更有彈性。(Ragic 是一個跟 Excel 很類似,但在資料串連上能更節省時間的工具。它的子表格可以一目了然列出購買商品明細,還能設定帳款到期提醒,自動發信通知客戶繳款。如果你對於這樣的功能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看 Ragic,或者是你原來就是 Ragic 用戶的話,更可以參考這個教學。)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如何透過 Excel 和 Ragic 自動推算收款日期,減少手動作業及失誤,提升工作效率吧!

帳款到期日計算的相關名詞介紹

在開始撰寫公式之前,為了幫助你理解後續計算邏輯,這裡先介紹幾個計算應收日期時常用的重要名詞:

發票日期

發票日期指的是公司開立發票的日期,通常發生在商品出貨或服務完成時,也就是交易完成的日期。這是計算應收帳款到期日的重要依據,客戶的付款期限通常從這個日期開始計算。

如果你的公司認定方式較簡便,不是以「發票日期」來認定交易完成日的話,只要將你們認定交易完成日的基準日,代換以下教學的「發票日期」即可。

結帳日

結帳日是公司每月定期結算貨款的日期,通常設定在每月的某一天(例如每月 25 日)。當發票日期在當月結帳日之前,該筆貨款會歸入當月帳款;若發票日期超過結帳日,則歸入下個月的帳款。

付款條件

買賣雙方通常會協議一個付款條件,並依此條件進行貨款的收付。常見的付款條件有月結 30 、60 、90 或 120 天,應收帳款的到期日將根據月結天數來計算。

收款日

為了便於帳務管理,公司通常會設定一個固定的每月收款日(例如每月月底)。若客戶同意,這個日期將作為應收款項的支付日期。

月結計算的三種常見邏輯

在計算應收帳款到期日時,常見的月結計算邏輯有以下三種:

1. 簡單版:發票日期直接加月結天數(結帳日 = 月底,沒有統一收款日)

這是最直觀的計算方式,只需根據發票日期和月結條件來計算。例如,若發票日期為 7/11,月結條件為 30 天,則到期日為 8/10。

2. 進階版:根據固定結帳日與收款日判斷應收日期(最常用)

為了簡化帳務處理,不少公司除了會設定固定的結帳日之外(常見為每月 25 日),也會設定一個固定的收款日,作為和大部分客戶往來的帳款到期日。這個固定的收款日可以是每月的某一天(例如每月 5 日)或是月底,這是一般比較常見的做法。

以上圖為例,假設 A 公司的結帳日為每月 25 日,收款日為每月月底。若發票日期為 7 月11 日,因日期落在結帳日 7 月 25 日 之前,因此這筆屬於 7 月貨款。根據月結條件(月結 60 天),從 7 月 25 日結帳日往後算 60 天為 9 月 23 日,而最接近的收款日為 9 月 30 日。因此,這筆帳款的到期日為 9 月 30 日。

3. 變化版:根據特定客戶改變結帳日和收款日

在計算應收日期時,一般是以賣方設定的收款日為基準,但有時在面對規模較大或知名度較高的客戶時,因為對方議價能力較強,賣方通常需要根據對方要求的付款日來調整計算方式。

例如,若 B 客戶要求每月 10 日為固定付款日,即便 A 公司按照月結 30 天計算的收款日是 9/30,最終仍需調整為 10/10。這類收款日期依客戶付款日調整變化的情況通常是特例,僅適用於特定幾筆帳款。

此外,若公司的結帳日與收款日並非固定的 25 日與月底,可以將這些日期設成欄位,讓公式能根據不同的結帳日和收款日進行彈性計算。這種方式更有彈性,可以根據各公司不同的情況做調整。

月結公式計算教學

一、簡單版:發票日期直接加上月結天數

1. Excel 作法

(1) 如果你已經有一份記錄發票日期和付款條件的 Excel 表單,要計算應收日期時,可以在表單上加入一個「預計收款日」的欄位。

(2) 在計算預計收款日時,可以依照付款條件,將發票日期加上相對應的天數。假設發票日期儲存在 A 欄,付款條件儲存在 I 欄,則可以設定如下公式來計算預計收款日:

=IF(I2="月結 30", A2+30, IF(I2="月結 60", A2+60, IF(I2="月結 90", A2+90, IF(I2="月結 120", A2+120,""))))

設定完成後,Excel 會根據付款條件自動計算並顯示預計收款日。

2. Ragic 作法

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們將以「應收帳款」快速範本作為範例,但你也可以將這些步驟應用到自己建立的發票表單上。

(1) 在範本中,開立日期位於 A2 欄位,收款條件則位於 A4 欄位。因此在設計模式中,我們可以使用條件公式來根據付款條件,將發票開立日期加上相應的天數,來計算「應收日期」:

IF(A4.RAW="月結 30 (Net 30)", A2+30, IF(A4.RAW="月結 60 (Net 60)", A2+60, IF(A4.RAW="月結 90 (Net 90)", A2+90, IF(A4.RAW="月結 120 (Net 120)", A2+120,""))))

備註:當條件公式需要參照其他欄位的字串值時,記得在欄位名稱後加上 .RAW

(2) 公式設定完成後,只需在表單中填入發票日期和收款條件,系統即可自動計算出對應的應收日期。

二、進階版:固定結帳日與收款日

如果公司結帳日是每月 25 日,收款日為每月月底,如何依據發票日期和付款條件來計算應收帳款到期日?

我們可以用條件公式和日期公式 DAY () 來判斷發票日期是否已超過結帳日(25 日)。如果超過,則屬於下月帳款,帳款到期日將延後一個月,再依照付款條件推算(例如月結 30 天則加一個月,60 天則加兩個月,以此類推),並讓到期日落在月底。若發票日期在 25 日或之前,則該款項仍歸屬於當月帳款,並依據付款條件推算到期日,使其落在月底。

舉例來說,假設有兩張發票,付款條件皆為月結 30 天:

1 月 24 日開立的發票:因發票日期未超過結帳日(25 日),仍屬於當月帳款,月份數為 0。根據月結 30 天條件,將加 1 個月,因此到期日為 2 月底(0 + 1 = 1 個月後)。
1 月 26 日開立的發票:此發票已超過結帳日(25 日),因此屬於次月帳款,先加 1 個月,再加上月結 30 天的 1 個月,最終到期日為 3 月底(1+1=2 個月後)。

為了確保到期日落在月底,我們可以用 Excel 和 Ragic 都支援的 EOMONTH 函數。這個函數可根據指定的日期和相隔的月份數,計算並傳回該月的最後一天作為到期日。

1. Excel 作法

(1) 我們可以在「預計收款日」欄位上,將公式設定為:

=IF(DAY(A2)>25,EOMONTH(A2, IF(I2="月結 30", 2, IF(I2="月結 60", 3, IF(I2="月結 90", 4, IF(I2="月結 120", 5, 0))))), EOMONTH(A2, IF(I2="月結 30", 1, IF(I2="月結 60", 2, IF(I2="月結 90", 3, IF(I2="月結 120", 4, 0))))))

這個公式會先檢查發票日期是否超過 25 日。如果超過 25 日,則會依照月結條件(如月結 30 天、60 天等)額外加上一個月,並將到期日設為該月的月底。如果發票日期是 25 日或之前,則直接依據月結條件計算到期日,並確保到期日落在該月的月底。

(2) 設定完成後,系統就能自動計算出預計收款日。

2. Ragic 作法

(1) 我們一樣以「應收帳款」快速範本作為範例,並將應收日期欄位的公式設定為:

IF(DAY(A2)>25,EOMONTH(D2, IF(D4.RAW="月結 30 (Net 30)", 2, IF(D4.RAW="月結 60 (Net 60)", 3, IF(D4.RAW="月結 90 (Net 90)", 4, IF(D4.RAW="月結 120 (Net 120)", 5, 0))))), EOMONTH(D2, IF(D4.RAW="月結 30 (Net 30)", 1, IF(D4.RAW="月結 60 (Net 60)", 2, IF(D4.RAW="月結 90 (Net 90)", 3, IF(D4.RAW="月結 120 (Net 120)", 4, 0))))))

公式邏輯和 Excel 類似,在判斷發票日期是否超過 25 日後,再依據月結條件來推算應收日期。

(2) 設定完成後,只要輸入發票日期和付款條件後,系統就會自動計算出應收日期。

三、變化版:根據特定客戶改變結帳日和收款日

1. 依據客戶改變付款日

在面對規模較大或知名度較高的客戶時,可能會需要依照對方指定的付款日作為應收款項的到期日。那麼,該如何讓系統自動計算應收日期呢?

通常這類客戶的付款日會晚於公司原本設定的應收日期,因此關鍵在於判斷新的應收日期應該落在原本設定的月份,還是順延至下個月。可以依照以下步驟進行設定:

(1) 新增一個數值欄位 「客戶付款日」(A5),用來設定客戶的付款日。

(2) 新增一個「原應收日期推算」欄位(G2),並設定以下公式(與上一階段進階常用版的「應收日期」公式相同):

IF(DAY(A2)>25,EOMONTH(D2, IF(D4.RAW="月結 30 (Net 30)", 2, IF(D4.RAW="月結 60 (Net 60)", 3, IF(D4.RAW="月結 90 (Net 90)", 4, IF(D4.RAW="月結 120 (Net 120)", 5, 0))))), EOMONTH(D2, IF(D4.RAW="月結 30 (Net 30)", 1, IF(D4.RAW="月結 60 (Net 60)", 2, IF(D4.RAW="月結 90 (Net 90)", 3, IF(D4.RAW="月結 120 (Net 120)", 4, 0))))))

(3) 新增一個數值欄位「取原應收日的日期」(G3),並設定公式 DAY(G2),用來擷取應收日期的日數部分。

(4) 在「應收日期」欄位設定以下公式:

IF(A5>=G3, DATE(YEAR(G2), MONTH(G2),A5), DATE(YEAR(G2), MONTH(G2)+1,A5))

這個公式的邏輯是:

• 若「客戶付款日」(A5)的日數大於或等於「原應收日的日期」(G3),則應收日期便會在同一個月。

• 若「客戶付款日」的日數較小,應收日期則自動推遲至下個月。

這樣的設定下,即使「客戶付款日」未輸入,系統仍能正確計算應收日期。

(5) 公式設定完成後,只要輸入發票的開立日期、月結條件以及客戶指定的付款日,即可自動推算出應收日期。

2. 自行設定結帳日、收款日

如果公司的結帳日不在每月 25 日,且收款日也不是一般常見的月底,你可以將結帳日和收款日分別設為欄位,並新增幾個欄位來判斷在每個條件下,應收日期的月份數應增加多少,從而推算出應收日期。具體判斷條件如下:

• 判斷發票日期是否超過當月結帳日:若超過,則計算為下月收款(應收日期加一個月)

• 根據月結條件,計算需要增加的月份數

• 判斷收款日是否小於結帳日:若小於,則計算為下月收款(應收日期加一個月)

你可以參考以下步驟來設計表單:

(1) 在表單上新增結帳日(A5)、收款日(D5)兩個數值欄位。

(2) 新增一個「超過當月結帳日?」的數值欄位(G2),並將公式設定為:

IF(DAY(A2)>A5,1,0)

這樣的設定代表當發票日期超過結帳日時,將會顯示為 1,表示為下月帳款,月份數要加 1;若未超過,則顯示為 0,表示為當月帳款。

(3) 再新增一個「收款條件加月數」的數值欄位(G3),用來判斷應收日期要根據月結條件多加幾個月。比如,月結 30 天需多加一個月,月結 60 天多加兩個月,依此類推。公式可以設定為:

IF(A4.RAW="月結 30 (Net 30)", 1, IF(A4.RAW="月結 60 (Net 60)", 2, IF(A4.RAW="月結 90 (Net 90)", 3, IF(A4.RAW="月結 120 (Net 120)", 4, 0))))

(4) 新增一個名為「收款日小於結帳日?」的數值欄位(G4),用來判斷如果收款日早於結帳日,則應收日期需要多加一個月,否則為 0。公式可以設定為:

IF(D5 < A5,1,0)

(5) 在應收日期欄位,將公式設定為:

DATE(YEAR(A2),MONTH(A2)+G2+G3+G4,D5)

這個公式會依據前面三個條件判斷欄位所增加的月份數,計算出應收日期應該落在發票開立日期後的幾個月,並將日期設為收款日。

(6) 公式設定完成後,便能依據公司的結帳日、收款日自動計算應收日期。

部落格背後使用 Ragic! : 最強大的 No Code 企業電子化工具
    把資料放在Excel上不只是拖累團隊的行政效率,他也很容易出錯並且無法進行任何內控。
    當您的團隊成長時,使用Excel管理資料就會越來越痛苦。
    建立你們的第一個雲端資料庫!

    馬上註冊
    免費試用 Ragic!

    用 Google 帳號註冊

    立即科技 Ragic, Inc.
    02-7728-8692
    info@ragic.com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81號9樓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